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蔬菜产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以推动蔬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坚持质量兴菜、绿色兴菜、品牌强菜,推进蔬果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蔬果食用菌产业呈现了基地规模适度、设施装备先进、生产能力提升、产销衔接通畅、质量效益显著、环境生态良好的局面。
一、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我市蔬果面积不断增长。据统计,上半年我市蔬果累计播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全市新增蔬果类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个。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基地**家,其中蔬果类*家,蒙城县(蔬菜)列为全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县,建成安徽省首个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全市接受省级蔬菜、水果等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批次,监测合格率***%。
在基地建设方面,全市建成了以谯城区为重点的**万亩朝天椒“间作套种”生产基地、以蒙城县为重点的**万亩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以涡阳县为重点的*万亩苔干基地,以利辛县为重点的规模食用菌生产基地。种植规模过万亩以上的产品品种有朝天椒、苔干、花椰菜、韭菜、大蒜、西红柿、黄瓜、茄子、西甜瓜、莲藕等,沙土镇、涡阳县义门镇为中心的*万亩苔干基地。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万亩,建有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个、省级蔬菜标准园**个。涌现了蒙城兴农绿港、兴农绿巨人、皖蔬产业园、宝业“智能菌菇房”,涡阳赵瓦房、楠睿种植专业合作社,谯城区智慧谷、牛集富农家、五马常青园合作社、双沟金实专业合作社,利辛县雾耕、共富食用菌、孙艳家庭农场等大型设施蔬果生产经营主体***余家。培育出了晥谯养生菜、泥店韭菜、观堂大蒜、涡阳苔干、漆圆包菜、蒙城篱笆黄花梨、巩店香椿等一批区域特色蔬果品牌。
二、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将绿色蔬果基地建设纳入《亳州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年)三年实施规划》《亳州市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基地建设目标,分季度制定任务清单,按季度推进工作落实。今年年初我局印发了《亳州市****年蔬果食用菌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市级出台《亳州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条措施》,将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纳入财政资金支持范围,扶持基地做大做强。稳步推进建设基金规模均为**亿元的绿色食品市级产业基金、利辛县产业基金和*.*亿元的蒙城县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指导县区出台“苔干十条”“朝天椒十条”等蔬果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组织开展设施蔬果保险对接会和“菜篮子”产品贷业务对接会,实施金融支持产业行动,从种植端、产业设施配套端、加工制造端三方面,对土地流转、种植成本、社会化服务、管理销售、园区配套等予以资金支持。引导农险经营机构创新推广优质农产品品质保证保险、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已达**余个。
三是健全调度机制。组织召开全市蔬菜生产形势分析会和全市蔬菜生产工作推进会,在利辛县成功举办第**届全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蒙城县召开全市特色农业现场会和食用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推动蔬果食用菌产业发展。建立蔬菜生产旬调度、月调度、年调度工作推进机制和食用菌季调度工作机制,按时对县区蔬果食用菌生产情况进行调度统计上报。
四是强化科技兴菜。注重蔬菜生产过程管控和技术指导,开展设施蔬菜“千人指导 万人培训”农技提升行动,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亳州学院合作开展食用菌生产加工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蔬果食用菌产品质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从高校科研院所、当地种植大户、技术能手等中选任****名科技特派员,做到科技特派员一村一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
五是强化产业服务。指导县区组织农技人员及时深入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协调做好肥料、农药、农膜等物资供应,合理安排品种结构、上市期,保障均衡供应。督促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急预案,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全力保障蔬菜安全生产。组织各县区要指导农民检查、加固蔬菜温室大棚等设施,及时调控温度、湿度,增强设施保温抗寒能力,保障蔬菜生产安全。
六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集成推广农业绿色技术,统筹抓好化肥农药“两减量”,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各级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蔬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蔬果产品监测合格率***%。
七是推进产销衔接。依托协会、农产品批发市场、经纪人开展产销对接,组织参加上海市“五五购物节”、奉贤区第五届优质蔬果推介会等展示展销活动,将我市优质蔬果食用菌产品销售到沪苏浙地区。
三、下步举措
一是继续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食用菌产业。以“***”行动为抓手,以“绿色优质高效”为目标,加强绿色蔬果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推广优良品种,集成推广技术模式和高端农机装备,集成创新一批土壤改良培肥、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用药、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等绿色生产技术模式。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按照蔬果生产季节特点,督促做好蔬果采收临近期的管理和夏季防洪抗旱准备,做好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宣传培训,示范引导生产经营主体投入到蔬果生产经营中去,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品牌意识和服务水平,持续抓好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开展蔬果产品上市前质量安全监测,引导蔬果生产经营主体申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加快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和追溯码,确保上市蔬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推进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推动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四是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和产销对接。搭建平台,加强与沪苏浙市场有效对接,锻长补短,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冷链物流、展销平台,推进“皖美农品、亳州味道”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组织各县区积极对接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市场,通过基地、批发市场、行业协会等力量,做好既有市场的巩固和新市场的开拓,确保蔬果走得出、卖得好。
感谢您对我市蔬果产业发展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A类
联系电话:****-*******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