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联系电话 |
* |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山西高平源野煤业有限公司晋城矿区沟底矿井及选煤厂新建工程(***万吨/年)项目(重大变动) |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
山西高平源野煤业有限公司 |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项目属山西晋东煤炭基地晋城矿区规划建设矿井,原环境保护部以环审〔****〕***号文件批复项目环评,开工后建设单位于****年重新编制可研报告,工程在采区划分、首采区及工业场地位置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动,依法重新报批环评文件。变更后井田面积**.**平方公里,设计规模***万吨/年,由原*个采区变更为*个采区,首采区位置由井田南部调整到井田东南部,工业场地位置调整到原风井场地旁。项目采用斜立混合开拓、大采高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拟布置工业场地、弃渣场、场外管状带式输送走廊等。工业场地新建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选煤厂等主体及辅助工程,原煤仓、产品仓、矸石仓、煤泥棚、场内全封闭输煤栈桥等储运工程,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矸石井下充填系统、危废暂存间、锅炉房等公用及环保工程。总投资**.**亿元,其中环保投资*.**亿元。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生态: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为主。分布有永久基本农田、二级国家级公益林、村庄、文物保护单位等。采煤形成的地表沉陷将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主要保护措施:严格落实生态修复措施,对受影响的耕地及林草地采取自然恢复、人工修复、经济补偿等措施,建立地表沉陷岩移观测和生态跟踪监测系统,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对井田内村庄实施搬迁或留设煤柱。将*处市级文物不纳入井田范围,对井田内*处县级文物禁采,其他文物留设保护煤柱。(*)地下水:评价区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为潜水含水层及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分布有**口分散式饮用水井(泉)。井田东部约**.**平方公里位于三姑泉域保护范围,预测对泉域补给影响较小,不会影响泉域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保护措施:对受影响的**口井(泉),**口随村庄搬迁,**口随村庄留设保护煤柱的井(泉)中有*口因采煤沉陷影响供水,采取跟踪监测、新凿水井等措施。开展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观测和地下水跟踪监测,制定居民应急供水预案,一旦发现居民用水受采煤影响,采用水库输水、新建水井、车辆运水等方式保障居民用水。落实泉域相关保护要求。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地表水:井田内分布有里河、峪里河、原村河、野川河及柿庄河支沟。矿井水和生活污水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主要保护措施:对里河、峪里河、原村河、野川河等留设保护煤柱,对柿庄河支沟加强跟踪观测,及时进行裂缝充填、河道整治等。新建矿井水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及矿井水经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其它:项目实施还将产生扬尘、固废、噪声等,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主要保护措施:不设置燃煤锅炉,供热采用燃气锅炉、空气源热泵、空压机余热等方式;原煤、产品煤、矸石采用封闭筒仓(库)贮存,主要产尘环节安装除尘装置;产品煤采用封闭式管状带式输送走廊和铁路专用线运输。掘进矸石不出井,洗选矸石后期全部井下充填,同时积极寻求多种综合利用途径;矿井水处理站煤泥回收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后按规定处理,生活垃圾交高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交有资质单位处置;采取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确保环境敏感点噪声达标。 公众参与: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号文件核准,国家能源局以国能综函煤炭〔****〕**号文件同意以承诺方式进行产能置换。 |
***-******** |
* |
甘肃能化集团张掖青阳煤业有限公司甘肃东水泉矿区青阳煤矿***万吨/年新建项目 |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 |
甘肃能化集团张掖青阳煤业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为甘肃省东水泉矿区规划矿井,设计井田面积**.*平方公里,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服务年限**.*年,属低瓦斯矿井。工程采用立井开拓方式、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全井田煤层埋深****米以深区域暂不开采,其他区域划分四个采区,其中首采区为一采区,服务年限*.*年。工程主要建设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选煤厂等主体及其辅助工程,原煤仓、精煤仓、洗混煤仓、矸石仓、场内全封闭输煤栈桥等储运工程,锅炉房、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矸石井下充填系统、危废暂存库等公用及环保工程。产品煤通过全封闭输煤栈桥输送至河西煤炭集散中心后经铁路外运。总投资**.**亿元,环保投资*.**亿元。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生态: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井田内无永久基本农田、公益林、基本草原等分布。主要影响表现为沉陷裂缝,以轻度影响为主。主要保护措施:制定并落实生态修复方案,对预测受影响的区域因地制宜采取修复措施;建立地表沉陷岩移观测和生态监测系统,开展长期跟踪监测。(*)水环境:评价范围内无常年地表径流,无具有供水意义含水层、水源地及居民分散水井等。煤炭开采将破坏二叠系下统太原组煤层顶板以上孔隙裂隙含水层,以矿井水形式排出。矿井水矿化度较高,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保护措施:制定地下水水质、水位跟踪监测计划。新建处理规模****立方米/天的矿井水处理站和***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污(废)水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对危废暂存库、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等采取重点防渗措施。(*)其它:项目实施还将产生锅炉烟气、扬尘、固废、噪声等,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主要保护措施:设置*台**蒸吨/小时燃煤锅炉供热,每台锅炉均配套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各产尘点采取封闭、干雾抑尘、袋式除尘等除尘措施;掘进矸石和选煤矸石回填井下,锅炉灰渣和脱硫渣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理,矿井水处理站煤泥回收利用;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确保环境敏感点噪声达标。 公众参与: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国家能源局以国能综函煤炭〔****〕**号文件同意以承诺方式进行产能置换,以国能发煤炭〔****〕*号文件核准项目按照***万吨/年建设。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以甘环大气便函〔****〕**号文件确认项目总量指标。
|
***-******** |
* |
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 |
安徽省明光市、江苏省泗洪县和盱眙县 |
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工程位于淮河流域淮河干流中游入洪泽湖河段。工程任务为防洪、排涝,浮山以下段潘村洼行洪区调整为防洪保护区,鲍集圩行洪区调整为洪泽湖周边滞洪区,溧河洼防洪标准达**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年一遇。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河道工程、堤防工程、建筑物工程、防汛道路工程以及影响处理工程等。河道工程包括疏浚淮河干流浮山至冯铁营引河进口河道**.*公里,开挖冯铁营引河*.**公里等。堤防工程包括新建堤防*.**公里等。建筑物工程包括新建、拆除重建、加固和封堵大型分洪闸、小型涵闸、中小型排灌泵站、桥梁等建筑物**座。道路工程包括堤顶防汛道路**.**公里等。工期**个月。总投资**.**亿元,环保投资*.**亿元。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水环境:工程实施后,将导致溧河洼水位抬升,水深增加,淮河干流浮山段及洪泽湖水位降低。工程疏浚、河道扩挖扰动、排泥场退水等将对施工区周边河湖水质等造成不利影响。主要保护措施:采用绞吸式挖泥船、环保绞刀等先进工艺,减缓工程施工扰动导致的悬浮物扩散。施工期生产生活污(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排泥场退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期间在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设置防污帘。加强水质监测,及时编制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水生生态:河道清淤开挖、隔梗围堰拆除以及水下抛石护岸等施工将对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以及鱼类生境造成影响。分洪期间,冯铁营引河出口附近水域流速加快将对湿地生境、鱼类群落产生干扰。主要保护措施:涉水施工应避开产粘沉卵鱼类的主要繁殖期(*月至*月)。施工结束后,针对河蚬、螺类等底栖动物以及鱼类实施增殖放流。补建女山湖闸鱼道,恢复河湖连通性。(*)陆生生态:工程建设将对野生动植物产生影响。工程土石方开挖量大,大量弃土将对地表植被造成损害。主要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对野大豆等野生保护植物实施移栽。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迹地等进行土地复耕和生态修复。加强弃土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减少工程弃土。(*)生态敏感区:工程涉及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工程施工活动将对越冬候鸟等造成惊扰,浅槽疏浚将使湿地存在疏干风险。主要保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自然保护区内施工避开冬候鸟迁徙、觅食时段(**月至次年*月),同步开展施工期鸟类监测。施工结束后及时实施湿地原位修复和异地生态修复。(*)其他:工程施工产生的扬尘、噪声等将对工程沿线敏感目标产生不利影响。排泥场恶臭将对周边邻近居民产生影响。主要保护措施:采取防治扬尘、噪声等措施,按规定妥善处置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加强排泥场恶臭综合防治。 公众参与: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林函保字〔****〕**号文件同意将工程涉及的缓冲区临时调整为实验区,出具文件总体同意项目环评文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