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月*日起,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全市首个无陪护病房试点机构,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已有近**名患者及其家属体验了无陪护服务,并度过了一个温馨祥和的春节。该试点项目标志着宝鸡市在提高医疗护理品质、减轻患者家属负担方面迈出了坚实且重要的步伐。本专栏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院内骨科和神经内一科两个试点病区,聆听无陪护病房中的温馨故事,探讨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陪护人员以及医护与陪护人员之间的互动模式与病房管理。
骨一科无陪护病房:主要服务对象为骨折术后、骨折康复及长期卧床患者
“截至目前,骨科病房已有近**名患者选择了无陪护病房服务,这些患者主要是骨折术后、骨折康复及长期卧床患者。”骨科护理单元护士长吴君介绍道。
进入病区时,可见一位八旬老人容奶奶(化名),在身着绿色工作制服、佩戴“无陪护”标牌的陪护人员胡阿姨的协助下,由主管医生、骨一科主治医师魏平吉为其进行创面换药。“这是一位因脑梗后遗症长期卧床导致四期褥疮的患者。入院时压疮严重感染,创面流脓、形成窦道。患者因持续发烧陷入昏迷。经过抗感染、清创,VSD(负压收引),翻身,应用气压垫,控制血糖和感染后,进行PRP治疗创面,目前恢复情况良好。”魏平吉医生说道。“感谢骨一科崔西湖主任团队,感谢魏医生和医护人员,也感谢陪护阿姨无微不至的照顾,比我们之前自己请的陪护专业且精心多了。”患者家属由衷表达着感激之情。
“最初护理时,老人全身状况差,有多处压疮。认真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并为老人擦洗全身,定期洗头,打饭喂饭,清洗内衣裤。在负责日常照护的同时,我还密切关注老人的身心健康,及时向家属反馈情况,确保双方信息畅通。”胡阿姨一边整理翻身后的床单,一边轻声细语地讲述着陪护老人的全过程。病床上的容奶奶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这孩子对我挺好的,我很满意。”
而在西侧的骨二科病区内,胡先生(化名)因右侧膝关节骨折在春节期间入院。为了不让远在县区的父母担心,他选择了无陪护病房,整个住院期间的陪检与所有生活照护全部由陪护人员代劳。“这大大方便了患者,也减轻了家人的负担。”
“我们会每日检查患者的照护情况、床单位的管理和卫生状况,及时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反馈,随时与护理公司和陪护人员沟通交流,不断完善与优化无陪护病房的管理,提升患者住院体验的同时,确保患者住得安心,也让家属放心。”吴君表示。
据悉,为确保无陪护病房的服务质量,医院采取了“三四五”管理模式,即三层考核(从护理公司、科室、医院三个层面对护理员进行仪容仪表、劳动纪律和工作质量三方面考核)、四证上岗(护理员持健康证、培训证、保险证、无犯罪证明记录四证上岗)、五统一服务(达到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服务流程、统一服务行为五统一)。目前,众多市民咨询预约,患者反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