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02月10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审批信息

招标公告 四川省 | 德阳市
发布时间:8小时前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 部分为隐藏内容,查看完整信息请
正文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个工作日)。

电话:****-***********-*******  

地址:德阳市松花江北路*号(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号市环保局窗口) 邮编:******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改造项目人民渠旌绵分干渠*#*#支渠整治工程

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天元街道境内

德阳市旌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德阳市君诚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本次工程综合治理人民渠旌绵分干渠旌阳区段**.***km,其中:干渠*.**km(桩号K*+***~K*+***);*#支渠**.***km(桩号K*+***~K**+***);*#支渠**.***km(桩号K*+***~K**+***);*#支渠马尾河泄洪渠*.***km(桩号K*+***~K*+***);配套整治渠系建筑物**处,其中:整治节制闸*座,泄洪闸*座,跌水*处,机耕桥**座,人行桥**座,跨渠渡槽**座,整治分水口**处,新建下渠车道*处。配套进行渠道现代化改造(含新增护栏****m、梯步***处及智能化建设)。

一、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

*、废水治理措施

*基坑排水治理措施

基坑排水经沉淀后可抽出用于施工道路和施工区内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施工废水治理措施

项目施工废水经设置在施工工区出入口的洗车平台和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造成影响。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废气治理措施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来源为施工扬尘(包括土石方开挖及装卸扬尘、临时堆场二次扬尘、运输扬尘等)、汽车及机械设备尾气等。

*施工扬尘治理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工作;

施工前施工场地先修建施工围挡(高约*m),同时在围挡顶部设置水喷雾装置,尽量降低施工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

对土石方临时堆场修建围护设施,防止风起扬尘对项目沿线的敏感点的影响;在施工作业停止后,对裸置场地和临时堆放的建筑垃圾,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或绿化覆盖。

对主施工场地及其附近路段设置及时洒水降尘,施工期采用湿法作业;

对土石方转运及材料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清洗,运行车辆尽可能减缓行驶速度;避免对交通道路造成扬尘污染;

运输车辆的运输时间和路线要按照当地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要求执行;

建筑弃渣等运输车辆,车箱遮盖严密后方可运出场外;

本工程为线性工程,项目开挖土(土石方及表土)于项目红线内临时堆场堆存,堆放高度*.*m,用彩条布覆盖,四周用土袋挡护。

在重污染天气时按要求落实重污染天气相应措施。

*)汽车及机械设备尾气治理措施

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减少油耗和燃油废气污染;尽量使用电气化设备;

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油耗。

尽量将燃油设备工作场所移至当地常年主导风下风向和场地开阔的地方。

使用节能低耗的运输车辆,减少汽车尾气的产生量。

合理安排材料运输时段,减少拥堵几率,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施工现场严禁设置柴油储罐,防止有关柴油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发生。

*、噪声治理措施

施工期主要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且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是一些零星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等;施工车辆噪声属于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如下:

施工过程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早上*-**点,下午*.**-*),禁止午休和夜间施工。

合理布设噪声源,对高噪声声源加隔声工棚。噪声设备应在施工过程中将其放置在远离周围敏感点的地方;钢筋、木材加工房等高噪声作业点应设置隔声工棚,工棚使用前应完全封闭,确保施工噪声不扰民。

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防止由于松动部件的震动或降低噪声部件的损坏而产生很强的噪声。

文明施工。装卸、搬运木材、模具、钢材等严禁抛掷。材料运输等汽车进场要专人指挥,限速,场内运输车辆禁止鸣笛。

施工前做好准备措施,在项目渠道四周均采用彩钢板进行打围,并于彩钢板顶部安装洒水喷雾设备;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挂环保公示牌,在施工工地公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噪声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

*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废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渣土、疏浚清理产生的树木、杂草、表土,治理措施如下:

*)建筑垃圾

对于建筑垃圾能够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送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渣土及清理的树木、杂草

本工程建设过程土石方开挖总量*.**m*(自然方,下同),其中土石方开挖*.**m*,表土剥离*.**m*,砌体拆除*.**m*;土石方回填总量*.**m*,其中土石方回填*.**m*,表土回覆*.**m*m*;不涉及弃方和借方。综上,经土石方平衡后,本工程无弃方,不设置弃渣场。严禁渣土入渠。

疏浚清理产生的树木、杂草等杂物,晾晒后采用自卸汽车转运至垃圾焚烧厂处理。

表土

剥离的表土堆放于临时堆土场占地范围内,用于后期覆土回填。

*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是施工过程中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对水生动植物、陆生动植物、土地利用的影响。

*)土地占用影响减缓措施

各种施工活动均控制在红线范围内,避免对红线外的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项目在施工前剥离表土并妥善保存,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的清理和平整,迹地恢复、表土回覆。

施工期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尽量减少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对动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植物影响减缓措施

对于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区等临时用地主要占用等,工程结束后临时用地应首先进行植被恢复,新种植物应选用本地物种,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

对临时堆土场设置临时防护,进行排水、护坡设计,工程结束后,对临时占用场地进行平整,进行表土回填,种植长期适宜于本地生长的植被。

项目施工结束后,对堤岸护坡进行绿化,结合沿线城市风貌和用地特点分区种植绿化植物。绿化植物主要选择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进行配置。

*)动物影响减缓措施

工程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尽力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碾压,减少对陆生动物生境及觅食场所的破坏。

严禁夜间施工,若不得不夜间施工的,应经当地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施工。应尽量减少高噪声设备施工,特别是超强的流动噪声源(如载重卡车,突然轰鸣的间歇噪声源和连续的固定噪声源等,以减少施工噪声对人、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干扰。

加强对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教育工作,施工期间,以公告、宣传单、板报和会议等形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保护野生动物常识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禁止施工人员捕猎蛙类、蛇类、兽类、鸟类等野生动物和从事其它有碍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强施工管理与监理,优化施工设计,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及施工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快速恢复地表植被。兽类等动物的栖息环境和分布规律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因此施工期间对植被的破坏,待施工结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使植被尽快恢复,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施工痕迹,对土层较薄的陡坡和弃土石渣堆积场所,培育草灌植被,把地面覆盖起来。

严禁捕杀野生动物。项目施工期间机械开挖产生的噪声,工程施工等人为活动的干扰、惊吓,使施工区域工程占地区以及毗邻地区的动物迁徙至邻近地区。

*)水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本工程施工机械、车辆维修到周边的修配厂进行,现场不进行检维修作业。并且在施工工区出入口的洗车平台和隔油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隔油处理。可有效防止施工机械油污汇入渠道及周边自然水体。

采取导流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期,避开灌溉期及雨季施工

加强施工人员教育,严禁施工人员在工区周边自然水体进行捕鱼、猎捕水禽或从事其它有碍水生生态环境的活动,一旦发现珍稀水生动物,应及时进行保护和上报。

各类施工作业活动严格控制施工红线范围内

*水土流失的保护措施

土地整治:场地平整修复原有渠道行洪断面和迹地恢复,包括场地清理、平整等

表土剥离:采取表土剥离措施,充分保护表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临时占地的迹地恢复覆土不外排。

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为减小土体表面产生的水土流失,应对经过土地整理后的施工生产生活设施,覆土厚度沿线弃渣区域进行迹地恢复,土体表面撒播草籽。

临时遮盖对开挖裸露地面及临时堆土场及时采取密目网遮盖措施

宣传标语:在作业带沿线张贴水土保持宣传语,宣传水土保持政策。

排水沟及沉砂池:在施工临时道路区、临时堆土场区、施工生产区内布设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

*、环境风险分析

首先,最根本的防范措施就是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间的施工废水全部回用,严禁排入渠道污染水体水质;

确保施工运输车辆安全通行,杜绝司机由于疲劳驾驶、速度过快等,导致翻车漏油事故的出现,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现场严禁设油罐。施工期间不在现场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维修,所有施工机械检维修均委托周边的维修店进行;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防止燃油或油污以跑、冒、滴、漏等方式进入地表水。

施工期间的施工废水隔油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严禁排入渠道污染渠道水质

*、施工结束后迹地恢复及复垦措施

迹地恢复责任主体为项目建设单位,实施单位为施工单位本工程主体工程施工结束后,需对区域内临时用地进行土地复垦、绿化恢复,实施迹地恢复具体如下:

管理措施:施工方应对现场严格管理,设置环境保护相关管理人员,对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督查;

场地清理:拆除围挡,对开挖动土区域进行坑凹回填,场地平整改造,恢复利用。

土地复垦:工后,需对区域内临时施工用地内的废弃物进行清除,利用表土进行临时用地复垦等覆土使用,使临时占地达到耕地条件

植被措施混播植草,选用当地常见物种,确保施工迹地不裸露,减少水土流失

饮用水源保护区措施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施工红线范围,不得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机械和车辆冲洗;

不得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施工便道、临时堆场,排放或遗弃各类施工废水、固废;

*建设单位应与地方政府、水厂及相关管理部门建立施工水质管理应急联动机制,发现水体污染应及采取停工等有效措施,确保取水水质安全。

二、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本工程是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营运期不产生废水、废气,不存在地下水、土壤污染,噪声污染主要源于流水产生,固废主要来自吹落树叶进入渠道、沿线散户丢弃废物、山洪接水泥沙等,针对项目特点,运营期主要是对固废的治理,主要采取定期安排人员对沟渠进行清理,将其集中收集后,运至当地的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不会影响项目正常运营。

*

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改造项目人民渠**支渠整治工程

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柏隆镇、孝感街道

德阳市旌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德阳市君诚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人民渠**支渠整治工程整治长度为**.***km。本工程施工范围为K*+***K*+***K*+***K**+***K**+***K**+***,本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配套整治渠系建筑物**处,其中:改建分水口**处、机耕桥**座、人行桥*座、跨渠渡槽*座、跌水*处,新建节制闸*座,改建节制闸*座,新建泄洪闸*座,改建溢流堰*处,配套进行渠道智能化改造。

一、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

*、废水治理措施

*基坑排水治理措施

基坑排水经沉淀后可抽出用于施工道路和施工区内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施工废水治理措施

项目施工废水经设置在施工工区出入口的洗车平台和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造成影响。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废气治理措施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来源为施工扬尘(包括土石方开挖及装卸扬尘、临时堆场二次扬尘、运输扬尘等)、汽车及机械设备尾气等。

*)施工扬尘治理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工作;

施工前施工场地先修建施工围挡(高约*m),同时在围挡顶部设置水喷雾装置,尽量降低施工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

对土石方临时堆场修建围护设施,防止风起扬尘对项目沿线的敏感点的影响;在施工作业停止后,对裸置场地和临时堆放的建筑垃圾,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或绿化覆盖。

对主施工场地及其附近路段设置及时洒水降尘,施工期采用湿法作业;

对土石方转运及材料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清洗,运行车辆尽可能减缓行驶速度;避免对交通道路造成扬尘污染;

运输车辆的运输时间和路线要按照当地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要求执行;

建筑弃渣等运输车辆,车箱遮盖严密后方可运出场外;

本工程为线性工程,项目开挖土(土石方及表土)于项目红线内临时堆场堆存,堆放高度*.*m,用彩条布覆盖,四周用土袋挡护。

在重污染天气时按要求落实重污染天气相应措施。

*)汽车及机械设备尾气治理措施

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减少油耗和燃油废气污染;尽量使用电气化设备;

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油耗。

尽量将燃油设备工作场所移至当地常年主导风下风向和场地开阔的地方。

使用节能低耗的运输车辆,减少汽车尾气的产生量。

合理安排材料运输时段,减少拥堵几率,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施工现场严禁设置柴油储罐,防止有关柴油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发生。

*、噪声治理措施

施工期主要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所造成,且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是一些零星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等;施工车辆噪声属于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如下:

施工过程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早上*-**点,下午*.**-*),禁止午休和夜间施工。

合理布设噪声源,对高噪声声源加隔声工棚。噪声设备应在施工过程中将其放置在远离周围敏感点的地方;钢筋、木材加工房等高噪声作业点应设置隔声工棚,工棚使用前应完全封闭,确保施工噪声不扰民。

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防止由于松动部件的震动或降低噪声部件的损坏而产生很强的噪声。

文明施工。装卸、搬运木材、模具、钢材等严禁抛掷。材料运输等汽车进场要专人指挥,限速,场内运输车辆禁止鸣笛。

施工前做好准备措施,在项目渠道四周均采用彩钢板进行打围,并于彩钢板顶部安装洒水喷雾设备;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挂环保公示牌,在施工工地公示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噪声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

*、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废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渣土、疏浚清理产生的树木、杂草、表土,治理措施如下:

*)建筑垃圾

对于建筑垃圾能够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送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渣土及清理的树木、杂草

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土石方开挖、砌体拆除)*.**m*(自然方),土石方回填及利用总量*.**m*(自然方)。经平衡计算后余方为*m*。工程整治段渠道内拆除料主要为混凝土块、砖块,用于主体工程基础换填;剩余土石料用于渠道沿线低洼地回填之用,本项目不设置弃渣场。施工期清理其他剩余料主要为树木、杂草等杂物晾晒后采用自卸汽车转运至垃圾焚烧厂处理。

表土

剥离的表土堆放于临时堆土场占地范围内,用于后期覆土回填。

*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是施工过程中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对水生动植物、陆生动植物、土地利用的影响。

*)土地占用影响减缓措施

各种施工活动均控制在红线范围内,避免对红线外的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项目在施工前剥离表土并妥善保存,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的清理和平整,迹地恢复、表土回覆。

施工期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尽量减少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对动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植物影响减缓措施

对于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区等临时用地主要占用等,工程结束后临时用地应首先进行植被恢复,新种植物应选用本地物种,选择枝叶繁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

对临时堆土场设置临时防护,进行排水、护坡设计,工程结束后,对临时占用场地进行平整,进行表土回填,种植长期适宜于本地生长的植被。

项目施工结束后,对堤岸护坡进行绿化,结合沿线城市风貌和用地特点分区种植绿化植物。绿化植物主要选择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进行配置。

*)动物影响减缓措施

工程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车辆、机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尽力缩小施工作业带宽度,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碾压,减少对陆生动物生境及觅食场所的破坏。

严禁夜间施工,若不得不夜间施工的,应经当地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施工。应尽量减少高噪声设备施工,特别是超强的流动噪声源(如载重卡车,突然轰鸣的间歇噪声源和连续的固定噪声源等,以减少施工噪声对人、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干扰。

加强对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教育工作,施工期间,以公告、宣传单、板报和会议等形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保护野生动物常识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禁止施工人员捕猎蛙类、蛇类、兽类、鸟类等野生动物和从事其它有碍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强施工管理与监理,优化施工设计,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及施工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快速恢复地表植被。兽类等动物的栖息环境和分布规律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因此施工期间对植被的破坏,待施工结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使植被尽快恢复,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施工痕迹,对土层较薄的陡坡和弃土石渣堆积场所,培育草灌植被,把地面覆盖起来。

严禁捕杀野生动物。项目施工期间机械开挖产生的噪声,工程施工等人为活动的干扰、惊吓,使施工区域工程占地区以及毗邻地区的动物迁徙至邻近地区。

*)水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本工程施工机械、车辆维修到周边的修配厂进行,现场不进行检维修作业。并且在施工工区出入口的洗车平台和隔油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隔油处理。可有效防止施工机械油污汇入渠道及周边自然水体。

采取导流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期,避开灌溉期及雨季施工

加强施工人员教育,严禁施工人员在工区周边自然水体进行捕鱼、猎捕水禽或从事其它有碍水生生态环境的活动,一旦发现珍稀水生动物,应及时进行保护和上报。

各类施工作业活动严格控制施工红线范围内

*水土流失的保护措施

土地整治:场地平整修复原有渠道行洪断面和迹地恢复,包括场地清理、平整等

表土剥离:采取表土剥离措施,充分保护表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临时占地的迹地恢复覆土不外排。

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为减小土体表面产生的水土流失,应对经过土地整理后的施工生产生活设施,覆土厚度沿线弃渣区域进行迹地恢复,土体表面撒播草籽。

临时遮盖对开挖裸露地面及临时堆土场及时采取密目网遮盖措施

宣传标语:在作业带沿线张贴水土保持宣传语,宣传水土保持政策。

排水沟及沉砂池:在施工临时道路区、临时堆土场区、施工生产区内布设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

*、环境风险分析

首先,最根本的防范措施就是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间的施工废水全部回用,严禁排入渠道污染水体水质;

确保施工运输车辆安全通行,杜绝司机由于疲劳驾驶、速度过快等,导致翻车漏油事故的出现,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现场严禁设油罐。施工期间不在现场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维修,所有施工机械检维修均委托周边的维修店进行;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防止燃油或油污以跑、冒、滴、漏等方式进入地表水。

施工期间的施工废水隔油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严禁排入渠道污染渠道水质

*、施工结束后迹地恢复及复垦措施

迹地恢复责任主体为项目建设单位,实施单位为施工单位本工程主体工程施工结束后,需对区域内临时用地进行土地复垦、绿化恢复,实施迹地恢复具体如下:

管理措施:施工方应对现场严格管理,设置环境保护相关管理人员,对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督查;

场地清理:拆除围挡,对开挖动土区域进行坑凹回填,场地平整改造,恢复利用。

土地复垦:工后,需对区域内临时施工用地内的废弃物进行清除,利用表土进行临时用地复垦等覆土使用,使临时占地达到耕地条件

植被措施混播植草,选用当地常见物种,确保施工迹地不裸露,减少水土流失

饮用水源保护区措施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施工红线范围,不得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机械和车辆冲洗;

不得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施工便道、临时堆场,排放或遗弃各类施工废水、固废;

*建设单位应与地方政府、水厂及相关管理部门建立施工水质管理应急联动机制,发现水体污染应及采取停工等有效措施,确保取水水质安全。

二、营运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本工程是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营运期不产生废水、废气,不存在地下水、土壤污染,噪声污染主要源于流水产生,固废主要来自吹落树叶进入渠道、沿线散户丢弃废物、山洪接水泥沙等,针对项目特点,运营期主要是对固废的治理,主要采取定期安排人员对沟渠进行清理,将其集中收集后,运至当地的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不会影响项目正常运营。

责任编辑:生态环境局旌阳区
德阳市最新招标
四川省 | 德阳市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32分钟前
四川省 | 德阳市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32分钟前
四川省 | 德阳市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40分钟前
四川省 | 德阳市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41分钟前
四川省 | 德阳市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1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