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科协、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年)》,加大基层科普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构建普惠共享的社会化科普服务机制,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市科协决定面向全市征集****年科普项目共建单位,推动建设一批基层科普服务阵地。现将具体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推动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湖北省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工作部署,聚焦《襄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年)》任务落实,以“襄约学科学”科普公共服务品牌建设为抓手,着眼于完善基层科普服务设施,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我市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支撑。
二、项目共建方式
****年襄阳市科协社区(村)科普项目、中小学校科普项目以三方共建方式推进,在社区(村)、学校建设一批“襄约学科学”科普口袋公园、科普长廊、科普工作室等基层科普服务阵地。市科协负责遴选确定项目共建单位和科普阵地建设所需科普设施投入;共建单位负责提供科普阵地建设所需场地,配合科普设施建设单位做好项目落地相关事务协调工作,负责科普阵地设施日常管理和活动开展;县(市、区)科协负责所在地区项目的日常管理,确保科普阵地常态化发挥作用。
三、申报对象及名额
社区(村)科普项目共建单位申报对象为全市社区、村,中小学校科普项目共建单位申报对象为全市中小学校,每个类别各遴选*个共建单位。(近五年已获得省科协、市科协相关科普项目资金支持的不再参与此次申报)
四、申报要求
(一)社区(村)科普项目共建单位
*.社区(村)党组织和领导重视科普工作,将社区(村)科普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有开展科普活动的基本经费保障;社区(村)科普工作具有区域代表性和特色,对周边有辐射带动作用。
*.社区(村)建有完善的科普规章制度和科普工作激励机制,及时为科技志愿服务者开具服务证明、做好记录、体现志愿服务价值;制定社区(村)科技志愿服务清单,公开科技志愿者技能、特长和提供服务时间等信息。
*.成立有社区(村)科普组织,安排相对固定的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组建**人以上的社区(村)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吸纳科技人才、科普专家、乡土人才开展科普服务。
*.在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科普场所,有条件的建科普广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活动室、橱窗等并按要求更新内容,同时依托宣传网络建设信息化平台,链接优质资源提升科普水平。
*.广泛开展贴近居民(村民)生活的多样科普活动,每年(近三年)不少于*次,结合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进社区、科普进农村重要节点,开展科技培训、科普报告、农技服务、义诊咨询、应急科普、青少年科技教育等公益性服务;利用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科普氛围。
(二)中小学校科普项目共建单位
*.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成立学校科技(科普)教育领导小组,将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纳入校务会议讨论内容,定期总结交流;将青少年科普教育纳入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能够落实科普宣传教育经费。
*.建有匹配的科技活动室、实验室等场所,配备教学仪器、科普书籍;校园文化融入科普元素,利用画廊、广播、网站等媒介定期开展科普活动,并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校园科普服务;同时,学校拥有稳定的科技教师队伍,有培养计划。
*.将科普教育与课余、校外及班团队活动结合,常态化举办创新、受欢迎的开放式科普活动,如科普讲座、创新教育、科技竞赛及宣传栏展示,并设立科普日、科技周(节)、爱科学月等主题活动。
*.坚持开展特色鲜明的科普教育项目,涵盖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及科学知识,在全市范围内具有影响力,并积极发挥科普带动作用,引导并帮助其他学校及社会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五、申报办法
(一)申报方式
各申报单位向属地科协申报,由县(市、区)科协进行初选,原则上每个县(市、区)各类别推荐单位不超过*个。
(二)材料报送
申报材料:(*)****年襄阳市科协社区(村)科普项目、中小学校科普项目申报表;(*)印证材料,上述材料装订成册,一式二份。
各县(市、区)科协需提交申报汇总表的盖章扫描件和电子版。
(三)遴选方式
襄阳市科协成立专家组开展遴选工作,采取资料评审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确定****年襄阳市科协社区(村)科普项目、中小学校科普项目共建单位入选对象。
六、工作要求
(一)夯实基层科普基础。各县(市、区)科协要切实履行社区(村)、中小学校科普项目属地管理责任,为项目实施和科普阵地作用发挥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对社区(村)科普志愿者和中小学校科普教师的培训,提升其科普传播能力和教学水平,确保科普知识能够准确、生动地传递给公众和学生。要积极整合区域内各类科普资源,如科技馆、科研机构、高校等,搭建多样化的科普平台,丰富科普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科普体验。
(二)规范项目申报流程。各县(市、区)科协要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好项目申报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申报材料需于****年*月**日前提交至襄阳市科协普及部,并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单位+XXX科普项目申报材料”。逾期未提交或材料不完整的,将视为自动放弃申报资格。
(三)强化过程管理与评估。项目共建单位将在省级科普项目推荐中享有优先推荐权。市科协将结合科普宣传月、青少年科技节、“襄约学科学”主题科普活动等,对项目共建单位进行评估和指导。同时,鼓励各单位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方式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普工作经验,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科普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附件:*.****年襄阳市科协科普项目共建单位申报表
*.****年襄阳市科协科普项目共建单位申报汇总表
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年*月*日
附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