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你单位报送的由江苏国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我局邀请泗阳县发展和改革局、泗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泗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在泗阳县组织召开了审查会。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共*人组成审查小组(名单附后),对《报告书》进行了审查,经专家复核、局党组研究,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规划》概况
(一)规划园区及四至范围: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至废黄河湿地风景区,南至徐宿淮盐高速,西至天山路,东至人民南路,总计面积****.*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年。
(三)产业定位:以纺织化纤、电子信息、家居建材、装备制造(含光电缆)为主导,生产性服务业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园区。
二、总体上看,规划园区范围不涉及国家级生态红线、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区域臭氧、PM*.*超标,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压力较大。园区及周边水环境容量制约入园企业进一步发展,需推动园区及周边水污染削减工程的实施。因此,园区应依据《报告书》和审查意见,进一步优化《规划》,强化各项环境保护对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有效预防和减缓《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三、对《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过程中的意见
(一)《规划》应坚持绿色发展、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突出生态优先、绿色转型、能源低碳、集约节约,进一步优化《规划》用地布局、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等,做好与地方国土空间规划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协调衔接。
(二)严格空间管控,优化区内空间布局。加强对工业区与居住区生活空间的防护及生态隔离带建设,确保工业区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安全相协调。
(三)严守环境质量底线,严格生态环境准入要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报告书》要求,制定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量,落实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要求,确保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规划产业定位、园区生态环境准入等相关要求。强化入区企业常规污染物、特征污染物排放控制、高效治理设施建设以及精细化管控要求。引进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能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等均需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强化企业污染防治。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维护,加强企业废水预处理及回收利用管理,确保外排废水水质满足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和要求,并全部接管处理。强化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严禁建设高污染燃料设施,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协调治理。开发区产生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应依法依规收集、暂存、处置。
(五)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开发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制定并落实工业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防止和减轻事故危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制度。落实开发区及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监测计划,做好跟踪监测与管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
(六)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规划》修编时应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拟入区建设项目,应结合规划环评提出的指导意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相关要求,加强与规划环评的联动,重点开展工程分析、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测算和环保措施的可行性论证等内容,强化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规划环评中规划协调性分析、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等符合要求的资料可供建设项目环评共享,项目环评相应评价内容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简化。
附件*:《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附件*
《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成员名单
姓名 |
职务/职称 |
工作单位 |
马喜君 |
教授 |
淮阴工学院 |
金坚 |
高工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蒋克彬 |
高工 |
南京海林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孟小涛 |
科员 |
泗阳县发展和改革局 |
嵇辉 |
科员 |
泗阳县住建局 |
王敏杰 |
科长 |
泗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附件*
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类别 |
控制要求 |
产业定位 |
主导产业定位为纺织化纤、电子信息、家居建材、装备制造(含光电缆)、生产性服务业为补充。 |
鼓励引入 |
*、符合产业定位且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等产业政策文件中属于鼓励类和重点发展行业中的产品、工艺和技术; *、引进的项目生产工艺、装备技术、清洁生产水平等应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优先引进资源能源消耗小、污染物排放少、产品附加值高的工艺技术、产品或项目; *、符合产业定位的区域发展需要的项目,高性能、技术含量高的关键性、基础性、资源优势性的项目。 |
禁止引入 |
*、新建、扩建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产能项目,以及明令淘汰的安全生产落后工艺及装备项目; *、新建、扩建不符合国家产能置换要求的过剩产能行业的项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的限制类、禁止类和淘汰类项目; *、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项目; *、纺织化纤:禁止印染项目;家居建材:禁止橡胶制品业再生橡胶制造项目;塑料制品业废旧粒料的加工处理;水泥制造项目;禁止平板玻璃制造项目(仅切割、打磨、成型的除外;光伏玻璃制造、基板玻璃制造除外);炼铁、炼钢项目;禁止使用湿法纤维板生产工艺。 |
空间布局约束 |
*、成子河、废黄河为《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年修订)》中的县域重要河流。在园区开发建设活动建议划定堤岸*m为缓冲范围区域,避免降低河道环境质量; *、临近敏感目标的区域应尽量布局低污染、无污染项目; *、上位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前,区内基本农田及部分冲突区域禁止进行开发建设; *、园区与周边居民点间设置**m防护隔离带。 |
污染物排放管控 |
区域污染物控制总量不得突破下述总量控制要求: *、新建排放二氧化硫、氨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项目,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总量平衡。 *、区域污染物控制总量不得突破下述总量控制要求: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t/a;氮氧化物:***.****t/a;颗粒物:***.****t/a;挥发性有机物:***.****t/a。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接管考核量):废水量:***.**万t/a(***.**万t/a);COD:***.***t/a(****.***t/a);氨氮:**.***t/a(***.***t/a);总氮:**.***t/a(***.***/a)。 |
环境风险防控 |
*、园区建立健全区域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及培训; *、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其他存在环境风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并按要求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实行全过程环境监管,配套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建立有毒有害气体监控预警体系,完善重点监控区域预警和应急机制,对重大风险源实施在线监控预警;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大气和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按照要求实施污染物在线监测并联网; *、加强环境影响跟踪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控体系,完善并落实园区日常环境监测与污染源监控计划。 |
资源利用效率要求 |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除热电联产项目外,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项目和设施,推行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