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需要,指导临澧县全域各类城乡开发建设活动和国土空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等,编制《临澧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年,规划期限为****年至****年,近期至****年,远景展望到****年。
(二)规划范围。本规划包括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县域范围为临澧县行政辖区范围;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及规划扩展区域,总面积**.**平方千米。
二、规划目标与定位
(一)规划目标。至****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转型发展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经济总量不断做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对外开放通道全面贯通,形成新材料产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至****年,以新材料、智能制造、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形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饶临澧、美丽临澧、绿色临澧、活力临澧、幸福临澧。规划预测常住总人口**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左右,城镇人口规模**.**万人。
(二)城市性质。大常德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红色旅游度假地、长江经济带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三)发展定位。确定临澧县发展定位为“澧水增长极、现代新临澧”。
三、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一)三条控制线划定。至****年,明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平方千米;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平方千米以内。
县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二)主体功能分区。以乡级行政区为单元细化主体功能分区。农产品主产区包括佘市桥镇、太浮镇、四新岗镇、停弦渡镇、修梅镇、烽火乡和刻木山乡*个乡镇级行政区。城市化地区包括安福街道、望城街道、合口镇和新安镇*个乡镇级行政区。
乡级行政区主体功能定位分布图
(三)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构建临澧县“一心两轴多节点,两带五屏蓝绿网”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心”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两轴”即一号大道(G***)和二号大道(G***)两条主要交通干线;“多节点”即合口镇、新安镇和四新岗镇等重点乡镇;“两带”即澧水沿岸湿地生态绿带和道水河沿岸湿地生态绿带;“五屏”即太浮山、铜山、古老山、营驻山、刻木山等生态屏障;“蓝绿网”即以河流水系为主的生态廊道,与以交通网络为主的经济通道相互融合。
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四)城镇体系。规划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乡)”三级等级结构体系。
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重点 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复合、全龄友好、类型齐全的优质城乡公共生活圈。
(一)文化设施体系。提升中心城区现有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完善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配置,形成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干部)活动中心等配备齐全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二)教育设施体系。中心城区保留现有高级中学、职业中学、初中和小学,按**分钟生活圈和人口规模优化学校空间布局,完善幼儿园配置。各乡镇以镇所在地中学为重点,推进标准化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保证每个乡镇有*-*所初中,每个乡镇都要配置中心小学,满足群众就近入学要求,合理配置小学和教学点。各乡镇公办幼儿园不少于*处,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三)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健全县域诊疗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和救治体系。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以综合医院、预防保健及各类专科医院等为主,同时加强医疗资源均衡化配置,各组团合理布局街道级医院,按照**分钟生活圈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乡镇医疗卫生设施配置,加强优质医疗资源在重点镇的配置,完善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的相应配置。确保每个乡镇不少于*所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不少于*个村卫生室。
(四)体育设施体系。根据“县级-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分级配置城乡体育设施,至****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均体育用地不低于*.**平方米/人。中心城区优化体育设施配置,改扩建现有体育设施,建设县级全民健身中心。乡镇进一步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五)社会福利设施体系。构建与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至****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完善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福利保障,按千人残疾人机构托养床位不低于*张的标准。根据需要建设儿童福利设施,鼓励结合居住区配套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构建“逝有所安、绿色集约、服务均等、健康文明”的现代殡葬设施体系,中心城区在安福路和一号大道(G***)之间完善殡葬用地。乡镇按照一乡镇建一公墓的标准,加快农村公益性墓地等殡葬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综合交通体系
(一)铁路规划。形成“一条高铁、两条普铁”的铁路干线网络。一条高铁为襄常高铁,为高铁客运专线,在临澧县中心城区东部设临澧东站。两条普铁包括石长铁路(洛湛铁路石门-常德段)和焦柳铁路。
(二)公路规划。构建“一横两纵”十字高速路网格局。一横为安慈高速;两纵为二广高速和松石桃高速。完善“一横一纵”沅澧快速干线建设。加快干线公路网改造建设,提升干线公路等级,打造“一横多纵”的国省干道系统,实现县域半小时交通圈。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加快推进产业路、旅游路建设改造。
(三)水运规划。疏浚升级澧水航道临澧段,大力推进澧水航道建设和码头开发,形成“一河一带一平台”的综合水运港口枢纽,并以水运枢纽为中心配套G***、G***、S***等高等级公路,打造临澧县大宗货物水陆联运的物流枢纽支点。
(四)航空规划。规划在临澧县设通用机场,与常德桃花源机场、周边城市通用机场共同构建区域航空运输网络,提升区域交通的可达性和快速化的集散能力。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六、中心城区规划布局
(一)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构建“一带三轴四区”的组团发展格局。一带为道水河生态绿带;三轴包括沿安福大道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发展轴和沿创业大道、迎宾大道打造城市联动发展轴,沿创业大道、恒福路打造城市产业发展次轴;四区即综合服务主城区(提质改造,焕发出主城区的活力)、产城融合临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产业升级转型,植入多样的生活功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安福新城片区(生活居住品质打造)、生态望城片区(生态环境营造)。
(二)道路交通规划。建立中心城区内部交通系统与县域综合交通系统的衔接组织,保障内外交通转换畅通。打造中心城区对外高效、对内通达的骨架路网体系。路网结构:形成“四纵八横”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网结构。四纵包括一号大道(G***)、迎宾北路-创业大道、环城路(南北向)-金宝路、迎宾路。其中,一号大道(G***)、迎宾北路-创业大道为城市快速路,环城路(南北向)-金宝路、迎宾路为城市主干道。八横包括工业路、双合路、华福路-福茂路-福兴路、湘福大道、环城路(东西向)、安福路(安福西路-安福东路)、滨河路(滨河西路-滨河东路)、金柳路,均为城市主干道。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至****年,中心城区公交车辆按万人拥有率为**标台配备。公交出行占居民出行总量的**%以上,其中公交**%,出租车**%;中心城区内共设置*个铁路站场、*个汽车客运站、*处公交首末站。城市静态交通规划:构建以配建停车场为主体、以社会公共停车场为补充、以路侧停车场为辅的停车供应体系。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加快中心城区公立医院建设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发展高端、特色医疗服务及医疗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教育设施规划:按照中学服务半径****米、小学服务半径***米、幼儿园服务半径***米标准,并适当考虑县域内其他乡镇人口就学需要,分片区配套建设中小学及幼儿园。文化设施规划:以满足市民多样文化娱乐活动需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目标,完善县级文化中心,补充组团级和社区级文化设施短板。体育设施规划:提升全民健身设施供给和服务水平,按照“县级-街道级-村(社区)级”三级配建标准,构建共建共享、层级丰富、类型多样的城区公共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规划:扩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弱势群体社会福利保障。在安福街道、望城街道各新建*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在安福街道新建县未成年人保护关爱中心;在安福街道新建临澧县失能失智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服务中心。完善现代殡葬设施体系,改扩建县殡仪馆和庙山公墓。社区生活圈规划:构建“县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根据****年住宅布局,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个**分钟社区生活圈。
(四)市政基础设施布局。供水:保留天露泽水厂,远期考虑以澧水为水源,澧南片区在青山新建大水厂,与中心城区天露泽水厂管网连通。排水:保留洪家河污水处理厂和临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扩建。在中心城区东南区域道水河以南设置城南污水提升泵站。供电:对现有***千伏七重堰变进行扩容,规划新建或预控***千伏变电站*座;临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每座变电站均预留第三台主变位置,便于后期扩容,工业园道路适当预留中压电力通道。通信:规划上级局与下设支局之间全部采用光缆连接,在主要道路上预留通信管道的位置,并在公建项目建设时预埋入户通信管道。燃气:中心城区规划新建LNG气化站,建设瓶装液化气智能充装控制平台,完善现有各类高中压天然气管线和场站系统。环卫:保持现状垃圾收运体系,由垃圾收集车定点到各收集站收集垃圾统一送至附近垃圾转运站压缩,转运至垃圾焚烧厂进行最终处置,远期根据实际情况在中心城区适当增加若干垃圾中转站。
(五)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构建布局合理、层次丰富,以“一水五带多点”为特征的生态绿地空间结构。一水即以道水河风光带;五带即以金宝路、迎宾路、创业大道(南北向)、安福路、环城路-创业大道(东西向)为绿化骨架;多点即以公园、小游园、绿化广场为点。
(六)城市四线。本次划定的绿线包括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结构性防护绿地和大型公共绿地,总面积***.**公顷;划定的蓝线包括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主干河流水系、重要排涝水渠和公园水系,总面积***.**公顷;划定的黄线包括污水处理设施用地、供水设施用地、供电设施用地、燃气设施用地、交通场站用地等,总面积**.**公顷;临澧县中心城区范围内无历史文化街区,未划定紫线。
七、规划实施保障
维护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维护制度,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县级党委和县人民政府履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主体责任,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具体工作。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的全过程公众参与制度,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应当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发挥专家作用,坚持科学决策。